9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主办,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3年旅游数据与旅游统计人才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山东省济南市顺利举办。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院长戴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刘少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闫向军、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文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刘少华副厅长在致辞中谈到,向戴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对山东省旅游统计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要求山东专班学员认真听课学习,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戴斌院长以“旅游统计与旅游数据应用的责任与使命”进行了开班讲话和专题授课。他首先向筹备本次培训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重点提了三点要求及三项工作部署。他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旅游统计和旅游数据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旅游业经济属性较强、市场化程度高,行业边界宽泛,定性描述很难准确把握旅游经济全貌和景气波动情况。话语千言,不如数据一组。当前旅游经济分析和决策支撑的语境,统计数据的分量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了。二是要不断提高做好大众旅游新时代的旅游统计和旅游数据分析能力,要不断培养自身的抽样调查能力、线下样本库建设能力、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以及提炼观点撰写报告的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增进从事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同志的革命友谊,在培训过程中建立起专业交流和学习讨论的工作机制,建立新时代的旅游统计和旅游数据分析共同体。
戴斌院长就如何做好旅游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作出了三项工作部署。一是要把握好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市场特征。旅游统计工作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很快,30年前的旅游统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人、港澳台同胞等,只要做好旅行社业务统计就可以了。20年前,统计对象从入境游客为主转向以国内游客为主,传统的旅游统计方式有些不太适应现在旅游业统计工作需求。这里就要谈到常说的大数据,这需要我们对统计方式、技术、分析准则做技术性调整。但这些年大数据需求对象又发生变化,以前是满足于政府部门的统计需求即可,现在我国的旅行社、旅游住宿机构以及许多投资企业,对数据需求是高频、细颗粒度的,这需要我们对旅游行业有更深刻的洞察和把握。大家一定要对过去我国从入境旅游到大众旅游的新时代有总体把握,先去了解旅游者的需求现状是什么,和最普通的市场主体交朋友,理解他们的经营感受,理解他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我们最后出来的数据才会有精度,也会有温度。二是要始终明确谁是我们数据的需求者与使用者。第一个需求者是各地的党委和政府,要围绕他们的需要来去建构游客样本采集体系。第二个需求者是旅游投资者和旅游企业。我们要把相应的游客画像、旅游消费分析等内容在内的旅游市场趋势分析材料提供给投资主体,便于对方进行战略性选择。三是要建立起核心队伍,掌握独立自主的核心数据。既要加强理论学习、形成共识,也要与统计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用高度的理论自信和专业自信不断提升团队的数据生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言说能力。只有核心团队掌握独立自主的核心数据,才能在外部机构生产的数据引起模糊判断时,及时清理杂音;也才能与中国电信、银联商务以及统计合作单位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合作,对相关数据进行交叉验证,不断精益求精。

揭牌环节,戴斌院长和刘少华副厅长为“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揭牌;刘少华副厅长和闫向军书记为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增设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揭牌。


开班仪式上,戴斌院长为新疆银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华通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精诚兴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经典市场调查咨询有限公司、陕西兰德趋势市场调研咨询有限公司、南京金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四川西部民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代表颁发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合作单位证书。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旅游统计与旅游数据应用的责任与使命、旅游学基础理论、统计学基础理论与数据分析方法、旅游统计的技术定义与大数据标记、旅游信息传播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数据统计分析、旅游调查问卷设计、全国旅游市场景气监测与政策仿真平台概况及旅游网格划分技术、旅游统计调查制度规范与案例分享、大数据在文旅行业的探索与应用等。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中国电信集团等高水平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应邀授课。来自全国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统计业务骨干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相关教师超过400人实地参加了课程培训。
基础理论教学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凌云教授以《旅游统计:问题与思考》为题进行授课,深入讲述了惯常和非惯常化旅游环境的辨析、旅游统计对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研究的影响等内容。山东财经大学金玉国教授主讲了《统计基础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旅游统计实际讲解了统计基本概念、统计测量尺度、常用的抽样调查技术、统计数据/大数据分类、传统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大数据分析及相关案例等内容。
实践分享教学中,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主任张记高以《山东旅游统计调查和数据建设案例分享——地方旅游统计调查目标指标和路径、方法》为题进行授课,讲解依规而又因地制宜从消费侧做好旅游统计调查,从供给侧采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建立健全涉旅客流与消费大数据。来自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的苏正洋老师向学员们分享了手机信令数据在文旅行业中的客流预测分析、居民出游分析以及游客消费分析等实践应用场景。新疆银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鹏浩结合新疆实践经验,向学员分享了地方旅游统计工作有关难点和对策。北京市精诚兴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建余结合北京实践经验,向学员阐述了旅游抽样调查实施中的质量控制。
数据应用案例教学中,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闫向军以《旅游信息传播与营销数据统计分析和效果测评》为题进行授课,围绕增加旅游人数、延长停留时间、扩大旅游消费三个旅游目标,结合国内鲜明案例讲授了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效果测评方法。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胡宁婷介绍了全国旅游市场景气监测与政策仿真平台概况及旅游网格划分技术,该平台受到部领导多次肯定;旅游数据网格化技术能够为有效测度文旅融合、主客共享等提供科学支撑。
统计业务教学中,马仪亮总统计师主讲了《旅游统计的技术定义与大数据标记》,向学员详细讲解了大数据旅游统计应用中游客识别、惯常环境的技术定义和技术操作方法,为各地利用位置大数据进行节假日及其他专项市场客流统计提供了基础性技术框架。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博士后、山东工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系主任焦念涛副教授以《如何设计旅游调研问卷》为题,向学员阐述了如何围绕提升旅游调查数据质量,优化调查问卷基本结构、语言表达与提问方式。
分组研讨环节中,全体学员分成四组,我院(中心)驻班同志和组长分别组织各组学员,围绕假日旅游统计制度修订建议、旅游统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疑惑、大数据在旅游统计中应用的建议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结业仪式上,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主任张记高、四川省成都市文广旅局财务处副处长杨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产业处副处长李晓亮、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财务处四级调研员赵晓云四位学员代表及本次研修班班长、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处长李鹏亮先后发言。大家均表示,此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凑科学,既有相关基础理论又有统计调查和数据建设实践案例,授课过程深入浅出,巩固了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对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掌握,丰富了对大数据和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实践应用,对自己的业务工作很有帮助。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文、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冰,分别作为承办方代表对我院和全国各地同仁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培训班圆满举行表示祝贺。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副院长唐晓云博士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四点,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统计工作,统计和数据代表着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行业的尊严。二是理论上要说得清楚统计工作,这不仅要统计的理论、旅游的理论,还有科学逻辑的理论。三是统计数据建设要适用可控,质量控制环节全程参与,数据生产环节全程介入,数据复核和交叉核验环节全程监测。四是统计数据应用要下沉做实,在助力决策、赋能行业、服务游客发挥作用,更好的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供稿 | 亓春元
责编 | 薛诗怡
核稿 | 杨丽琼
来源 |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