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文旅部、省文旅厅的工作部署,统筹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1月26日,市文旅局组织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会。市文旅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区文旅部门分管领导、业务股负责人和业务人员,以及福建省华通市场研究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华通公司介绍了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项目内容、相关概念、工作任务和进度安排。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云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就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提出“11345”的工作思路和要求。

各县区围绕2024年年底全面完成普查工作的要求,倒排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质量标准,按照前期启动、全面实施、梳理核准三个阶段展开,确保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成果提交。

市文旅局成立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文旅部门相应成立工作专班,由分管领导主抓,构建“市县两级领导小组+专家顾问团队+技术指导团队+普查实施团队”的普查工作体系,市县文旅部门密切协同,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配合,有效有力推进资源普查工作顺利展开。

普查对象。全市辖区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文化和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包含所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主要是六大类文化资源和八大类旅游资源。
普查方法。市、县文旅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审核把关,华通公司具体实施,按照定方案、编预名录、划片区、定路线、走实地、录信息、评资源、集成果的方法步骤展开。
普查成果。文化和旅游资源数据资料、普查区资源名录表、普查区实际资料表、住宿单位名录库、资源普查图集、资源普查报告等。

人员到位。各县区至少指定1名经办人员负责资源普查工作;乡镇明确具体经办人,加入普查团队,协助工作开展;华通公司要在每个片区配备2名以上调查指导员、8-12名调查员,具体组织实施普查工作,并视实际情况增补人员。
培训到位。分片区组织召开技术培训会,建立一支熟练掌握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相关知识与要求、职责清晰、操作规范、高效文明的资源普查队伍,高水平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保障到位。要求各县区提前谋划,做好年度资金预算,按照合同进度保障资金到位。
技术指导到位。要求华通公司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做好指导培训、坚持质量控制、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服务全市规划实施。推进普查成果为市县文旅领域各类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扎实全面的科学依据,提高规划编制准确性、科学性,加强规划操作性,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保障。
服务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大局。以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成果为基础,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遗产类资源单位本体及环境保护途径,服务各类文物保护工程,为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夯实基础。强化普查成果服务各类文旅业务,加强数据分析、运用,推进非遗、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文旅业态提质扩容,创新发展。
助力文旅融合与高水平建设。深化文旅融合,梳理构建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间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内涵关联和主题关联。推动已开发的原生资源提档升级、正在开发的优良级资源高水平建设、未开发的新生资源向新产品转化,促使更多优质资源开发成为优质品牌,培育打造更多高辨识度、高显示度文旅融合精品。
助力文旅产业集聚与空间优化。加强资源分析,围绕优良级资源分布,梳理发现潜力型资源,探索多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聚合开发,优化文旅产品开发空间体系。创新跨区域优质资源聚合发展模式,如土楼资源、火山地质公园等,推动高能级资源集合体打造成为知名文旅集聚区,助力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做靓三条旅游带”提供数据支撑。
助力“花样漳州”品牌影响力提升。聚焦大众旅游关注点、兴趣点,热点等,从不同维度对全市文旅资源进行再分类再梳理,从资源角度进一步凝练“花样漳州”自然与人文标识。
漳州文旅 2024-01-27 17:37 发表于福建